
張籍
張籍簡介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翩翩出上京,幾日到邊城。漸覺風沙起,還將弓箭行。
席箕侵路暗,野馬見人驚。軍府知歸慶,應教數騎迎。
華屋重翠幄,綺席雕象床。遠漏微更疏,薄衾中夜涼。
爐氳暗裴回,寒燈背斜光。妍姿結宵態,寢臂幽夢長。
宛轉復宛轉,憶憶更未央。
皎皎白纻白且鮮,將作春衫稱少年。裁縫長短不能定,
自持刀尺向姑前。復恐蘭膏污纖指,常遣傍人收墮珥。
衣裳著時寒食下,還把玉鞭鞭白馬。
聞君鶴嶺住,西望日依依。遠客偏相憶,登城獨不歸。
十年為道侶,幾處共柴扉。今日煙霞外,人間得見稀。
月出深峰里,清涼夜亦寒。每嫌西落疾,不得到明看。
田里有微徑,賢人不復行。孰知求捷步,又恐異端成。
從易眾所欲,安邪患亦生。誰能達天道,共此競前程。
子羽有遺跡,孔門傳舊聲。今逢大君子,士節自光明。
才多不肯浪容身,老大詩章轉更新。
選得天臺山下住,一家全作學仙人。
鳳林關里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
邊將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涼州。
長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陰云盡向西。
楚客天南行漸遠,山山樹里鷓鴣啼。
天欲雨,有東風,南溪白鼉鳴窟中。
六月人家井無水,
夜聞白鼉人盡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