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_亚洲素人一区二区_久久久91精品国产_成人小视频在线

“身高焦慮”如何破?真不必依靠增高針→

人人都想要大長腿,大高個兒,可是身高并不能隨意掌控。“身高焦慮”如何破?增高針可以隨意注射嗎?來看“長高”的秘密>>>

撰文/記者 賴天瑩 編輯/劉昭

采訪專家:

武萬水(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高 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徐維盛(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研究員)

師 帥(內蒙古自治區婦幼保健院臨床藥師)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我想給孩子打針!”對于增高,小林媽媽都快成了半個專家。小林是2011年出生的女孩,去年9歲時,發現額頭上長了幾個痘痘,那時她覺得是皮膚問題并未在意,后來逐漸嚴重。小林媽媽擔心小林發育過快,帶她去掛內分泌科,深圳兒童醫院內分泌科醫生檢查后建議孩子測骨齡,結果查出骨齡偏大近2歲,且根據父母的身高等因素醫生推測她估計到不了150cm,醫生建議進行干預治療,注射增高針,也就是生長激素。

“我一直擔心孩子長不高,超過不了我,所以已經開始注射了,目前我們已經注射了26天,孩子身高長了1cm左右。”小林媽媽講,“除了針口處有些鼓包外,其他沒有什么不良反應。”

▲小林注射生長激素后同時進行運動鍛煉(圖片來自小林媽媽)

對于副作用的問題,小林媽媽對記者講到:“小林注射生長激素是在醫院經過全面檢查后主任醫師建議的,生活中同時也配合跳繩、羽毛球等運動鍛煉,小林的年紀離骨骺閉合也就這幾年時間,注射生長激素的這段時間我們也在定期進行檢查,遵循醫生的意見做調整治療。”

相對而言,小張媽媽則是生長激素注射的謹慎者。小張是個8歲的男孩,在班里是年齡最小的,個子也是倒數。前一段到當地三甲醫院兒童保健科做檢查,醫生說孩子骨齡正常,但由于遺傳,根據父母身高推算孩子不會超過167cm,想長高可以干預,可以嘗試注射生長激素,但因為家中有糖尿病病史,小張媽媽很擔憂,拒絕注射生長激素。

“專家說每天21:00-凌晨1:00是生長激素分泌高峰,所以我們每晚9點左右就熄燈,平時我也買一些關于營養早餐的書,著手將早餐做的有營養,平時帶孩子跳繩、戶外運動,從飲食、睡眠、運動這幾個方面改善下,讓他爭取再拔拔高。”小張媽媽對記者講到。

孩子的身高問題確實牽掛著每個媽媽的心,正值暑假來臨,不少家長也都前往醫院咨詢,想借助增高針讓孩子長高,那么在無數有身高問題困擾的孩子父母眼里,它真的變成了一款“神藥”嗎?

◆ ◆ ◆

讓梅西長高的“增高針”

其實門檻很高

調查研究發現,目前人們所討論的“增高針”,其實指的是生長激素,它是人的腦垂體前葉分泌的一種肽類激素。1956年,美國波士頓內分泌專家Raben從人垂體中分離和提純生長激素(HGH),并隨之應用于治療生長激素缺乏癥(GHD)。生長激素具有合成代謝作用,可增長肌肉塊頭,還能促進人在兒童期和青少年期骨的生長,并加強肌腱和增大內部器官。

著名阿根廷足球運動員梅西11歲的時候就被診斷為缺乏生長激素導致的侏儒癥,13歲時的身高也只有8歲兒童的標準,經過注射生長激素的治療,梅西最終身高達到170cm,為他成為足壇名將起到了重要作用。

那么,生長激素對于骨生長有效,是不是每個有身高問題困擾的人都可以注射生長激素呢?

北京世紀壇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武萬水說道,生長激素的全稱是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這種增高針一般用于因生長激素缺乏或不足引起的身材矮小、性早熟、特發性矮小等疾病。人體的長高,是全身性的增長,長高最突出的是四肢的長骨,很多人去醫院檢查骨骺線有沒有閉合,其實是檢查長骨,長骨分為骨干和骨骺,在骨骺和骨干之間的軟骨就是骨骺線,骺軟骨不斷增生和逐步骨化,骨就可以不斷增長,人就可以長高。骺軟骨全部骨化,骨干和骨骺連成一體,四肢自然長高就停止了。所以,對于骨骺閉合后渴望長高的成年人來說,注射生長激素的效果并不好。

(圖片來自光明網)

武萬水介紹,他在臨床上也遇到過一些焦慮的家長,經過檢測,孩子的身高在正常范圍,同時根據其生長曲線預測到孩子18歲身高大概在1.7米左右,但家長不滿意,仍要求打生長激素。一般情況下,醫生都是不建議的。

“對于有注射生長激素訴求的孩子來說,注射前應該充分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生長曲線、骨齡、預估最終身高等,并做一系列檢查,排除各種疾病所致身材矮小,并監控診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異常,比如需要了解孩子有無甲狀腺疾病、腎上腺疾病、腫瘤、遺傳代謝性疾病等,并做骨齡片、生長激素、甲狀腺功能、生殖激素水平等相關方面的檢查后,方可進行注射。”武主任對記者講到。

對于兒童是否注射生長激素,武漢協和醫院兒童內分泌科的林鳴醫生也謹慎建議,對于身材矮小的兒童,必須進行兒童骨齡、生長激素分泌水平等檢查,還需要排除各種疾病,方可決定是否適合使用生長激素治療。對確實患有矮小癥的兒童,生長激素是目前認為的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在最佳的治療時機通過藥物來干預,會一定程度上促進孩子生長,但一定要選擇正規醫療機構。

◆ ◆ ◆

生長激素屬于處方藥,使用需謹慎

過量使用生長激素可降低胰島素敏感度,引起不耐葡萄糖。據國外報道,80%的生長激素使用者患了糖尿病,需要胰島素治療。其他副作用可能帶給使用者內分泌紊亂、股骨頭滑脫、脊柱側彎等健康風險。

“生長激素(HGH)主要在幼年期或兒童期分泌較多,以促進身體骨骼的增長,對生長激素缺乏的兒童注射有效,成年人不可隨意注射,有誘發腫瘤、生長激素瘤的風險。此外,生長激素是處方藥,一般適用于生長激素缺乏癥的兒童或者垂體手術術后生長激素缺乏的患者,且必須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高珊談道。

(圖片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對于是否可以隨意注射生長激素,內蒙古自治區婦幼保健院臨床藥師師帥也講解到:常說的“生長激素”實際上是“重組人生長激素”的簡稱,為處方藥,醫保乙類藥品。根據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規定: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國家衛建委《關于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的通知》中明確規定:注射美容屬于醫療美容范疇,必須在取得合法資質的醫療機構開展。無醫師資質的個人,在沒有合法資質的醫療機構,開展為患者注射生長激素的行為屬于非法行醫,是危害患者人身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

◆ ◆ ◆

科學增高有妙招

但不可否認的是,身高確實會對一個人整體的氣質儀態有很大的影響。武漢協和醫院兒童內分泌科的林鳴醫生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道,實際上,真正需要生長激素治療的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絕大多數的孩子只需要進行常規的飲食、運動、睡眠指導,身高問題可以適當進行后天調節。

對此,武萬水也對記者說到:“遺傳是身高的決定性因素,父母身高不高,孩子的身高大概率也不會很高。父母的身高不錯,那么孩子的身高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太低。但是,均衡的營養、適當的鍛煉、充足的睡眠都可以促進生長激素的釋放,可以促進孩子長高。”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研究員徐維盛對兒童的營養健康頗有研究,他介紹道:“均衡的營養是兒童體格正常發育、乃至一生健康的物質保障。兒童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學業繁重,活潑好動,這個階段的孩子對能量和營養素的需要較成年人相對較高一些。均衡營養,有助于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并保持適宜的體重增長。”

“在日常飲食中,家長朋友應該注意在兒童青少年三餐中保證充足主食,做到粗細搭配,保證鈣、鐵、鋅等礦物質營養素的充足攝入。適當增加蔬菜的攝入,每天一斤蔬菜,其中深顏色蔬菜要占一半以上。保證每天都有半斤新鮮應季的水果。注意合理選擇烹調方式,預包裝食品注意查看營養標簽,控制油、鹽、糖的攝入量。”徐維盛繼續講到。

▲部分常見水果中一般營養成分的含量,注:數據來源:楊月欣主編,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第6版,第一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同時,良好的睡眠有利于生長激素的分泌,因此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孩子的生長發育。日本醫學專家經多年研究發現,人在睡眠中,體內分泌的生長激素高峰時超過白天分泌量的5-7倍。且人在入睡后70分鐘左右,生長激素的分泌達到高峰。

此外,體育運動尤其是跳躍性的運動(比如跳繩)利于骨骼生長。長期進行體育活動,有利于加快血液循環,促進骨骼的生長。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改善長骨兩端骺軟骨的血液供應,提高骨細胞的生長能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推遲骺軟骨消失的時間,延長身高生長期。

參考文獻:

[1]新華社:身高焦慮就打“增高針”?危險!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3889489

[2]留神!部分醫藥代表潛伏醫院,哄你給娃打“增高針”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2918797438761702&wfr=spider&for=pc

[3]花48萬元長高1厘米!新華社調查“增高針”:存健康風險!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7238978778220212&wfr=spider&for=pc

[4]生長激素的騙局

http://bbs.tianya.cn/post-100-563420-1.shtml

[5]Rudman,D.,Feller,A.G.,Nagraj,H.S.,Gergans,G.A.,Lalitha,P.Y.,Goldberg,A.F.,Schlenker,R.A.,Cohn,L.,Rudman,I.W.,&Mattson,D.E.(1990).Effects of humangrowth hormonein men over 60 years old.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32(1),1

[6]Ranke,M.B.,&Wit,J.M.(2018).Growth hormone-past,present and future.Nature reviews.Endocrinology,14(5),285–300.

出品:科普中央廚房

監制:北京科技報 | 科學加客戶端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