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_亚洲素人一区二区_久久久91精品国产_成人小视频在线

為什么說史可法被整個弘光朝所誤?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

  大家是否真正了解史可法的故事呢?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砣碌慕庾x。

  崇禎十七年(1644年)四月,大明京師被圍的消息傳到了南京,時任南京兵部尚書的史可法立即“誓師勤王”,大軍行至浦口,又收到了闖軍攻陷京師、崇禎皇帝朱由檢自縊殉國的消息。絕望之中,史可法“痛哭,首觸柱,血流至踵”,幸得部下勸解,他才率部返回南京,同其他六部官員一起商量新君的人選。

  按照《皇明祖訓》中的規(guī)定,跟崇禎皇帝血緣關系最近的福王朱由崧是最適合成為新君的人選。作為南京六部尚書中最有權勢的兵部尚書史可法,此時本應該旗幟鮮明的支持朱由崧,以防止因爭奪皇位而導致的混亂局面出現(xiàn),但史可法和他背后的東林黨人卻為了自己一派的利益,堅持以“立賢”為名立潞王朱常淓為新君。

  正當南京六部為了新君人選爭吵不休時,大明鳳陽總督馬士英已經悄然聯(lián)絡了江北四鎮(zhèn)的黃得功、高杰等人共同支持朱由崧成為新君,并派兵護送朱由崧前往南京登基。

  當時,江北四鎮(zhèn)已經是拱衛(wèi)南京的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在江北四鎮(zhèn)都已經明確支持朱由崧登基的情況下,南京六部被迫接受朱由崧成為新君。隨即朱由崧登基為帝,次年改元弘光。

  朱由崧登基后,馬士英憑借擁立之功迅速成為弘光政權的核心,而史可法為了避免同馬士英爭權導致弘光政權內部不穩(wěn),所以就自請前往江北督師。

  史可法前往江北督師之前,江北的防務就已經是混亂不堪,江北地區(qū)雖然只有四鎮(zhèn),但卻分成了三派:

  第一派是黃得功,他是明末時期少有的治軍嚴明的將領,他麾下的軍隊是江北四鎮(zhèn)中戰(zhàn)斗力最強的,同時他還是四鎮(zhèn)將領中最具有大局觀的,但也正是由于這些原因,使得他跟其它三鎮(zhèn)將領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第二派是劉良佐和劉澤清,兩人早就被闖軍給打成了驚弓之鳥,又眼見闖軍在清軍面前連戰(zhàn)連敗,所以兩人早就定下決心等清軍一來就投降;

  第三派是高杰,他原是李自成部下悍將,后由于同李自成的夫人有染而向明軍投降,所部大多為李自成軍中的精銳,在投降后成為了明軍圍剿闖軍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跟隨孫傳庭兩次被闖軍擊敗,所以當時的高杰所部士氣相當?shù)兔浴?/p>

  弘光朝廷組建江北四鎮(zhèn)的本意是想讓他們拱衛(wèi)南京,可沒想到分成三派的他們彼此之間卻是征戰(zhàn)不休,先是高杰襲擊了經過自己防區(qū)偵查敵情的黃得功,然后黃得功為了報仇就率軍進攻高杰,接著劉良佐和劉澤清為了增加自己投降的籌碼,就想吞并高杰和黃得功兩鎮(zhèn)。

  不僅如此,除了黃得功之外的其它三鎮(zhèn)為了彌補糧餉的不足,不斷劫掠附近的州、府、縣,搞得整個江北地區(qū)是怨聲載道。

  史可法到達江北地區(qū)督師后,這一切才發(fā)生了改變,他先是找到了最具大局觀的黃得功,勸其停止進攻高杰,然后又說服高杰不再攻打黃得功。黃得功和高杰二人有感于史可法的忠義,紛紛表示愿意接受史可法的指揮。然后,史可法又以高杰和黃得功兩鎮(zhèn)為后盾,壓住劉良佐和劉澤清兩鎮(zhèn),使其不敢輕舉妄動。

  這樣的史可法,你告訴我他是書生誤國?如果沒有史可法的話,恐怕等不到清軍到來,四鎮(zhèn)的兵力就將在內耗中損失殆盡。

  在穩(wěn)定了江北四鎮(zhèn)后,史可法又開始著手解決糧餉不足的問題。

  弘光政權按照每鎮(zhèn)三萬人的定額給四鎮(zhèn)發(fā)放糧餉,只是四鎮(zhèn)中哪一鎮(zhèn)兵力都不低于五萬,并且就是這不夠的糧餉還經常被拖欠,為了維持手中的軍隊,高杰、劉良佐和劉澤清三人不斷劫掠附近百姓。所以,史可法得到了三人不再劫掠百姓的承諾后,立即上疏弘光帝請求增發(fā)糧餉。但是,弘光帝卻只是回復:“外解不至,百用避拙,時復亢旱,催科實難。西宮大婚,日從省約,內庫物料,正在議折。”這實際上就是在告訴史可法:“我沒錢,你自己看著辦吧!”

  史可法還真不是沒有辦法的人,既然弘光帝不能增發(fā)糧餉,他就自己命人販運食鹽,想要以此獲利來補充糧餉。結果由于經手人層層克扣,史可法不僅沒有從中獲利,還把食鹽都給賠進去了。這樣的史可法,你告訴我到底是誰誤了他?

  然而,此時的史可法卻再也顧不上糧餉的問題了,因為清軍即將到來。

  崇禎十七年九月中旬,史可法接到了多爾袞派人送來的書信,在信中多爾袞妄圖鯨吞天下的野心昭然若揭。史可法對此絲毫不敢耽誤,立即開始對江北的防務做出部署:

  首先,他命高杰率所部前往歸德府(今河南商丘)布防;

  其次,他認為從王家營被到宿遷一線是清軍的必經之路,所以這一線有他親自領軍鎮(zhèn)守;

  最后,他認為黃得功所部戰(zhàn)斗力最強,所以要作為一支應急力量。

  史可法部署完畢后,清軍與當年十一月和十二月分別攻擊宿遷和歸德府,均被史可法派軍擊退。其實這個時候,史可法并不怕清軍,因為除了江北四鎮(zhèn)外,還有路振飛等人在官僚地主集團的支持下組建的十余萬武裝(其中有精兵數(shù)萬)。但是,弘光元年(1645年)正月,變故陡生,清河南總兵許定國誘殺了高杰,高杰所部大亂,史可法無奈只得將高杰所部調回整頓。與此同時,路振飛也因牽扯進了弘光朝的爭斗而被罷黜,史可法又失一強援。

  弘光元年三月,清軍分兩路南下,一路經歸德府進逼長江,一路由山東南下進攻宿遷。歸德府和宿遷相繼失陷,形勢極度危急。此時,嚴重的變故再次上演,一直駐守在武昌的左良玉因害怕清軍就借口弘光朝“南渡三案”中的“真假太子案”起兵進攻南京。

  驚慌失措中的弘光朝廷先是急調黃得功部堵截左良玉,然后又不顧史可法正在江北抵御清軍,嚴旨調史可法率軍守衛(wèi)南京。

  史可法在這時展現(xiàn)出了遠超其他弘光政權官吏的見識,他認為相比較左良玉來說,清軍才是弘光政權最大的威脅,所以他向弘光帝建議應該在王家營北到宿遷一線留下足夠的守備力量。而弘光帝對此的反應是“切責”,史可法只得率軍趕往南京。

  史可法剛剛率軍抵達南京近郊,左良玉病死、左部被黃得功擊潰的消息就已經傳來,弘光帝在馬士英的攛掇下命史可法回前線主持防務,不必入朝。

  史可法只好又率軍返回前線,可是此時盱眙守將已經降清、救援泗州的侯方巖部全軍覆沒后泗州總兵李遇春也向清軍投降,史可法只能前往揚州,準備堅守這一南京最后的屏障。

  趕到揚州時,史可法身邊只剩下了史德威等數(shù)騎。而原本駐防在揚州的高杰所部誤信謠傳,許定國要率軍前來消滅高杰所部,連夜逃跑一空。史可法命各鎮(zhèn)及周圍明軍前來增援,最后只有左都督劉肇基和副總兵莊子固率軍來援,只是這兩部兵力合在一起也僅有八千多人。

  正當史可法為揚州防務日夜操勞之時,弘光朝廷內部又給了他兩次致命打擊,先是劉良佐和劉澤清投降清軍,接著弘光帝竟然將精力放在了選淑女上。

  弘光元年四月十五日,多鐸率領的清軍主力進抵揚州,他并沒有急于攻城,而是很耐心的對史可法勸降,史可法始終堅貞不屈。可是,有些揚州城中的守軍卻堅持不下去了,總兵李岐鳳率所部四千人出城投降。

  弘光元年四月二十五日,清軍用紅衣大炮轟塌了揚州城西北角的城墻,接著大隊清軍攻入揚州城中,左都督劉肇基、副總兵莊子固、淮揚總督衛(wèi)胤文等二百多名文官武將盡數(shù)戰(zhàn)死。與此同時,自盡未死的史可法被清軍俘虜,隨即被殺害。南京的最后一道屏障揚州就這樣失陷了。

  揚州失陷后,弘光帝逃出南京,接著留在南京的弘光朝文武官吏向到達的清軍投降,存在不到一年的弘光政權覆亡。

  看到這里,相信我們都能明白史可法是被整個弘光朝所誤的,當形勢危急時,一直都是他在勉力支撐,雖然最后失敗了,但他仍然值得我們敬佩,所以是時候給他一個公正的評價了——不是他誤了國,而是國誤了他。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