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錢桂仁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錢桂仁,安徽桐城人,與太平軍頭號叛將程學啟是老鄉(xiāng)。1853年6月,胡以晃、賴漢英率兵西征長江中游,攻取安慶,經(jīng)略皖南腹地。此時,錢桂仁與兄長錢百春前來投靠西征太平軍,后隸屬李秀成麾下。不久,錢百春叛變投降,擔任守備(排長)。
兄長投降清朝,錢桂仁則繼續(xù)留在太平天國效力。1861年初,李秀成率軍東征蘇常,建立蘇南根據(jù)地,錢桂仁則擔任常熟守將,配合侯裕田守城。不久,侯裕田調(diào)回太平,錢桂仁擔任守城主將,開始了投降事宜。
錢桂仁策劃投降,原因眾多,導火線則是科舉考試。鎮(zhèn)守常熟時,錢桂仁以“四書五經(jīng)”命題,違背洪秀全旨意,觸犯拜上帝教教義,遭到斥責,非常不滿。
1861年11月,李秀成率軍攻打杭州,抽調(diào)蘇州、太倉、無錫、常熟、昆山等地軍隊增援前線。錢桂仁認為時機成熟,于是策劃第一次投降。錢桂仁找來常熟大地主徐少蘧,讓他去聯(lián)絡江蘇巡撫薛煥,表示愿意歸降朝廷,協(xié)助官軍剿滅“賊寇”。
為表示投降誠意,錢桂仁暗中聯(lián)系蘇州、太倉、昆山等地動搖分子,“約蘇州、太倉、昆山各城,聯(lián)為一氣,同時獻地投誠,如有意見不協(xié)者,眾共誅之。”可惜,錢桂仁失算了。
李秀成得知后方基地不穩(wěn)定,將杭州軍務交給堂弟李世賢主持,本人則星夜兼程,趕回蘇州大本營,坐鎮(zhèn)指揮。李秀成一回來,蘇州、太倉、昆山等地“動搖分子”不敢輕舉妄動,錢桂仁投降一事無果而終。

1862年10月,忠王李秀成親率13王爺20萬大軍從蘇州返回天京,參加雨花臺之戰(zhàn),錢桂仁又策劃第二次叛變,并與郜永寬等聯(lián)手。錢桂仁還是讓徐少蘧出馬,去聯(lián)絡江蘇巡撫李鴻章,謀劃獻上常熟、蘇州。此時,淮軍接頭人是程學啟,也就是他老鄉(xiāng)。
錢桂仁、李鴻章、程學啟三位老鄉(xiāng)“協(xié)作”,蘇南基地再次遇到危險。雨花臺之戰(zhàn)后,李秀成本想執(zhí)行“進北攻南”作戰(zhàn)方案,卻因蘇南大本營告急,不得不返回處理。12月底,李秀成回到蘇州,逮捕李文炳、徐少蘧,當眾斬殺。
此時,駱國忠叛變投降,獻上常熟,錢桂仁乘機“甩鍋”,躲過一劫。李秀成也知道錢桂仁心懷二心,但考慮到他手中兵馬眾多(3萬左右),也不好動手,故而不發(fā)作。

1863年12月,納王郜永寬、比王伍貴文等誅殺慕王譚紹光,獻上蘇州投降。結(jié)果,李鴻章背信棄義,宴會上處死“蘇州八叛將”,還屠殺城內(nèi)放下武器的太平軍4萬余人,此為蘇州殺降事件,受到輿論指責。
八大叛降死后,李秀成上奏天王,冊封錢桂仁為比王,給他加官進爵。但是,錢桂仁并未感恩戴德,而是繼續(xù)策劃第三次投降。當然,結(jié)果還是以失敗告終,因為他遇上了對手。
受封比王后,李秀成讓他去協(xié)助鎮(zhèn)守杭州、余杭,配合陳炳文、汪海洋。此時,錢桂仁暗中聯(lián)絡杭州、余杭等“動搖分子”,謀劃獻城給左宗棠。誰知,汪海洋是個狠角色,有投降傾向者,全部被處死,懸掛首級于城上。如此,錢桂仁畏懼,暫時停止活動。
1864年3月,陳炳文、汪海洋決定撤出杭州、余杭,轉(zhuǎn)戰(zhàn)江西、福建征集糧食,再返回天京參戰(zhàn),解除京師之圍。錢桂仁得知消息,第四次策劃投降。如此,搞笑的一幕出現(xiàn)了。
太平軍主力撤退后,錢桂仁帶著本部兵馬跪在道路兩旁,“請求”湘軍接受投降。左宗棠為擴充勢力,同意錢桂仁投降,還上奏朝廷,授予他四品都司職務,相當于團長。
第4次策劃投降成功,錢桂仁立刻改名為“安邦”,表示對大清忠心耿耿,為朝廷剿滅太平天國,建立戰(zhàn)功。當然,錢桂仁不能“安邦”,連自己性命都保不住。
1866年1月,汪海洋率太平軍主力與左宗棠湘軍在嘉應州決戰(zhàn)。錢桂仁立功心切,跨上戰(zhàn)馬,奮勇沖殺。叛徒?jīng)_鋒,太平軍格外憤怒,于是圍攻錢桂仁,將其斬落馬下,割下首級。
錢桂仁被殺,太平軍算是報了仇,士氣高漲。可惜,戰(zhàn)斗關鍵時刻,叛徒丁太陽告知清軍康王汪海洋位置,原太平軍降將黃少春指揮所部“洋槍隊”朝著黃旗下齊射,汪海洋被擊中頭部,陣亡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