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國子監祭酒宋納小時候表現出了遠遠超出普通人的體重,知識淵博。那么他當官后做了什么呢?他的成就是多少?今天,曲歷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并與大家分享。
元朝至正年間,宋納成功考入進士,被授予鹽山尹。然而,不久之后,他遇到了紅巾軍起義。為了避免戰爭,他不得不放棄官職,躲在山上和森林里。
直到洪武兩年,他才回到歷史舞臺,與其他十幾位儒生合編《禮》、《樂》諸書,事情完成后,朱元璋本來想要宋訥的官職當當,但他堅決拒絕了,又跑到了家鄉。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在四輔官杜瑜的推薦下,宋娜被授予國子助教,主要協助國子祭酒和國子博士教授生徒講經論道!
洪武十五年來,宋納被遷為翰林學士,任命他修繕宣圣廟碑。事成后,老朱給了他很多東西。后來,他被改為文淵閣大學士,主要認為他是朱元璋的顧問。
宋娜是一個非常認真和投入工作的官員。比如他在文淵閣大學學士的時候,不小心把衣服放在了火里,但是因為工作投入太多,沒有意識到。于是小火燒到腰上,直到摸了皮膚才意識到衣服著火了。朱元璋還寫了一篇文章來警告這種現象。
不久之后,宋納被轉移到國子監獄祭酒。當時,許多英雄的孩子來到國子監獄學習。此外,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名貢士。為了管理好這些人,宋納制定了嚴格的規定。他整天坐在里面向學生解釋各種經文。除了吃飯和睡覺,中間沒有休息時間。
洪武18年,朝廷重新開設進士科,共錄取470多人,其中國子監管部門占三分之二。第二年,數百名進士被錄取,這也是國子監管部門的大部分學生。朱元璋對此非常高興,認為國子監管部門宋納在祭酒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并特別制詞和贊美。
宋納曾經在圣旨中陳述過軍事事務。他認為世界基本上是和平的。只有北方沙漠荒原地區仍有殘元勢力。如果勞動者遠征,將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的效果很小。因此,為了后代的穩定,只有謹邊備才能走這條路。而備邊在乎實兵,實兵在乎屯田。陛下需要在北部邊疆立法屯田,布置要害,遠近相應。遇敵則戰,寇去則耕。這樣可以是長策。
朱元璋認為宋納的建議很好,基本上是這樣做的。不久之后,宋納自己就死了。他的第二個兒子宋復祖被任命督促國子監督管理局的學生遵守宋納的學術規則,直接處決他們,敢于違反。